关于仪式的高中作文

学霸 2016-11-05

【篇一:仪式,心灵的舞蹈】

日常生活中,仪式可大可小,却伴随人生,无处不在。今日,有人以仪式程序之繁琐言应弃之,有人说其落后理应更之。而在我看来,仪式是心灵对事物尊重的外在表现,承载了厚重的情感,是心灵的纷纷起舞,不容轻易改变。

仪式种类之盛,难以言尽。从国家、组织到个人,从人类历史的起点直至今日,仪式伴随着时间滔滔流动。但无论何种仪式,背后必蕴含着敬意、希望与爱。宗教仪式承载着人对神的虔诚,祭祀仪式饱含人对自然的敬畏,甚至即使是对所有物的署名,也是人们爱的体现。正是有了仪式,我们内心无尽的情感才借以此身表达。个人的仪式是情感的流露,集体的仪式却可传承人类共有的美好情感和古老的敬意。

仪式之中,我们的身与心一同起舞。仪式是心灵的跃动,是闪烁的生命火焰。

然而放眼今日,许多传统仪式式微。仪式变成了固化的程序,僵化的心灵在其中迈着死气沉沉的舞步。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清明祭祖仪式子孙雇他人“哭坟”,自己不现身,转而投入生活的喧哗;毕业典礼上,早已失去昔日“长亭外,古道边”的氛围,伴随校长演讲的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和稀稀拉拉的呼噜声。传统仪式式微,也许体现了时代的变换,而我却感受到了心灵的空洞与生活的匆匆。曾有人说:“有一种悲剧,不是人们不再笑,而是人们不知道为何而笑。”那么我认为,这些失去了内心情感的仪式的悲剧也正在于此:他们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而确实有许多人不知道其为何存在了。

这大概就是为何现在许多人以浪费时间为由,要去除许多仪式了。

生活的匆匆让心灵也变得匆匆。匆匆的心灵无暇顾念那些多余的温情与敬意,于是那些温情与敬意便流走了。失去了温情与敬意的心灵变的沉寂,再也不能迈起舞步,只是偶尔,在外力的拉扯下僵硬地扭动。个人仪式的缺失,可能导致生活活力的丢失,而若一个集体少了仪式来传递彼此的情感,那么集体也将散乱而空虚。

仪式不容轻易改变,而应被传承。仪式承载了共有的情感,是心灵的舞蹈;每一颗心灵若能纷纷起舞,生命与世界也因此斑斓起来。

【篇二:仪式与形式】

仪式,一种何其古老而崇高的活动啊,然而时至今日,多少肃穆的仪式沦落成荒诞的形式。在我看来,仪式的影响至深至远,而它与形式的差别就在于参与集体活动时灵魂是否在场。

仪式从来不曾远离,它不仅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要想一探仪式的本义,我们必须回到它的本源。这让我想到了数百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广袤的非洲草原上的一个山洞中,一群身披兽皮的原始人围着肆意燃烧的篝火跳舞,他们在等待火中即将烤熟的食物。这,大概是人类最早的仪式。他们眼中明亮的火焰透射出的是后人所谓的专注与虔诚,是他们对生存的渴望,对情感的升华。面对这团火,人们尽情地传达对自然馈赠的感谢,在这个原始的仪式中人类第一次感受到敬畏,第一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在纯动物性的身上滋长。我想,人之所以为人,能在其进化路途中摆脱一部分动物性,产生其它生物没有的复杂情感,自我约束,与仪式的诞生有着莫大的关系。

可见,真正的仪式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它绝不应除去,而事实上真正影响人正常生活的,是现代社会中比比皆是的形式。一个合同的签署,一个项目的启动,不在谈判桌上、会议室里进行,却偏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邀请各路媒体和无关官员,摆出各种握手言谈的样子拍照合影,这就是形式。一项活动,当它的进程已经画上了句号,还要狗尾续貂,那些多余的部分就是形式。在形式中,人们心不在焉地念出事先准备的发言,按步就班地走过每一个流程,于是便有了这样的调侃:“专心致志做形式,一心一意走过场。”

当“走过场”之风遂渐盛行,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便离我们而去,而传统节日便是其中一个。节日何尝不是一种盛大的仪式啊!中秋之夜,本是亿万人放下俗事、举杯邀月、浓情寄远的美好而温情的仪式,而今却成为让人们苦于思索短信群发、囿于吃月饼的形式;端午佳节,原是国人缅怀屈原的仪式,而今也沦为一桌桌饭局、一家家送礼的形式。从仪式到形式,人们普遍的精神赤贫与饥民心态被照得如此苍白。

正视仪式、珍视仪式、重拾仪式、摒弃形式,用心去投入生活中的仪式,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我们的文化才有希望。

【篇三:心怀仪式,安然若定作文】

人生的仪式有繁有简,是新娘的一方红盖头,是信徒转经转佛塔的虔诚,是祖母藏起的孙儿第一颗乳牙,在我看来,人生的仪式并非是繁琐拖累,它是人内心的自我照应,仪式不是天在看,而是心怀仪式的我们通过仪式一步步找回内心的安定。

人生的仪式中暗含着一种敬畏之心,在最接近天国的西藏常常能看到虔诚的信徒一路跪拜,他们以匍匐的姿态接受洗礼,尘灰覆面,矢志不渝。在朝圣路上,低头叩首那不是痛苦的负担,而是心中通往天国的仪式。仪式并不一定都如信徒跪拜般沉重,但它以一种神圣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敬畏。在仪式中我们获得了内心的安定,正如梁启超笔下用来佐证“敬业乐辉”的百丈禅师的典例。这位得道高僧信奉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准则。虽然高龄的他不会承担重事,但禅师仍坚持做事,这种坚持来自内心的敬畏,仪式的执行让他安定。

人生的仪式中蕴藏着一种生活态度。古人好讲究仪式,女子成人有及笄之礼,男子有束冠之式。一种仪式,用神圣的方式将成年确立为人生一个重要的节点,象征着人由纯真懵懂走向成熟。这种对于成长的重视是古人对于人生珍视的态度。不仅如此,仪式还往往体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穿衣戴帽佩玉之礼,煮茶濯手焚香之式,那上好的明前龙井需是年轻女子素手于清明前摘下顶端最嫩的芽尖,于茶的滋味或许并无影响,于心,清香之味由此珍重的仪式透出。仪式中蕴藏的便是这种珍重之情和追求极致的生活态度。

有人认为仪式是因生活而产生的,应随着加快的生活节奏变化。的确,快节奏的生活不可能存在仪式,因为仪式需要执行者安然静心后内心的敬畏、珍重。但不是仪式需要改变,而是人更需要通过仪式来回归内心,在这紫陌红尘、名城闹市中寻得安然之心。

心怀仪式,安然若定。在这流水平常过的人生,心怀虔诚,谦卑地去执行一些仪式吧,通过仪式找回那些越来越远的自己。

【篇四:不可失仪】

仪式于人而言是什么?我们无法解释它们何以自文明伊始便伴我们至今,但我们可窥见仪式正被效率至上的暴徒们谋杀。我认为,哪怕时光变迁,死亡枕藉,我们不可失仪。

不可失仪,因为仪式是人类残存的庄重。当我们的社会将效率推向神坛,便几乎失去了一切信仰。在这个消费导向性日趋明显的时代里,仪式的庄重感艰难而沉重地一遍遍诉说,说当年豫让刺杀赵简子失败,只求刺衣物一刀以示不负所托。高高在上的赵襄子亦庄重地脱下锦绣衣袍,豫让跃而刺之,尔后执刀自戕。张承志盛赞这是中国自史载以来,仪式之美的巅峰。今人不解乃至咥笑,因为仪式之美已陨落尘土,因为他们不懂得其中的庄重。春秋之书《仪礼》,以仪定起居行事,庄重之感、仪式之美仅可往史书处寻,我们如今没有豫让,没有赵襄子,没有许由也没有饮牛的老者。我们没有那种虔敬的遵行、庄重的美丽,我们只有苟延残喘的仪式的碎片,和一次次以时间、效率为名,不知餮足地对其进行谋杀。我们已然近乎失仪。

不可失仪,因为仪式独具强大的精神力量,可激荡灵魂,在人心上纵火。仪式既有其庄重感与无法撼动的美丽,便存在着使人心为之歌哭、因之凝聚的作用,战争当前尤为如此。破釜沉舟亦可看作一场仪式,有别于“弃釜弃舟”的随意怠慢,这“破”与“沉”的仪式感予人绝望,又使人从浓烈的绝望中迸发出浓烈悲壮的死士之感,这独一无二的沉重与厚重,只属于仪式。所以亚历山大大帝率数十残兵身陷沙漠时,亦选择将唯一的饮水面对太阳庄重而缓慢地倒尽;所以《天国王朝》中的饥民首领,亦在穷饿无聊、追购又及之时,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之地,焚粮草,祷先祖,杀子取血盟誓。人心一次又一次被这样的仪式感动、点燃,迸发出从未有的力量。早逝的高贵,沦丧的尊严,没落的勇气,亦因此一一重现。我们又何以视仪式为草芥?我们不可失仪。

然而,不可失仪,亦不可仅追求仪式的外化与表象,任由内里的虔敬与诚意腐坏空虚。真正杀死仪式的,除了迷恋效率吝啬时间的人们,还有伪作仪式全无真心的人们。因为他们,宗教的净土也多染是非,大量伪教徒图谋名利,所作所为无非仪式,却最是玷污了仪式。所食圣餐、所诵经文、所唱赞歌,披仪式之皮囊而内里污浊,为名利而伪作仪式者,即使贡布雷大教堂的百年光尘亦无法救赎其灵魂,即使伊斯坦布尔的蓝色穹顶亦无法涤清其罪孽。失仪之极,伪仪也。我们不可失仪,亦不可只关注其表象。

仪式寄存着人们肃穆与庄重的精神的底线,不可失之。

【篇五:缘生缘灭还自在】

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岁月如歌,水过无痕。而我坚信,任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仪式,仍旧是缘生缘灭还自在。

人生百态,事务繁重,认为要除去仪式的大有人在,但也仍有人认为仪式有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易改变。我属于后者,那些仪式,大到祭拜祖先,小到婚嫁丧事,更有时,一句记录的话也可成为一种仪式,这样的意识,是心有所畏的敬意,是心有所敬的谢意,是心有所谢的虔诚,是世事无常仍然细水长流,是历经风雨洗刷,却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的恒远。

是那些仪式,不容改变的仪式,让我们依旧有信仰。祭拜祖先,代代相传,是我们对已故之人,心中无限的思念……试问,谁可以改变这一种慰藉的仪式?那些仪式,让我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心中存畏便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看那些红色通缉令的贪官,想必他们早已去除了仪式,便是凡可为,皆为之,不惧一切。这样的仪式被改变,着实让人失去信仰,似天地之间仅存自身。

做礼拜时,各种互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心里所想的却是一致的,婚嫁、毕业都是仪式,那都是饱含回忆、喜悦的,这些仪式,没有人可以改变,它承载的是数不尽的悲伤喜悦和那些回忆。谁的喜悦悲伤可被剥夺?谁的回忆可被剥夺?仪式,不易变,也不应变。

俄罗斯阅兵仪式,让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为之呐喊,那是我们对为正义而战的士兵的怀念,对祖国深沉的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是祖国血肉的脊梁,那样的仪式,让国家人民欢呼,沸腾。

正是那些仪式,才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归属之感,才有“七月七日忆思语”的甜蜜情意,那些仪式,使心里圣殿长存,供奉着圣灵,是心灵高尚。

“旧时天气旧时衣,满堂花醉三千客”。那些不可变的仪式,让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回味,一回首,旧仪式,便满堂花开,醉人三千里。

【篇六:辩证对待仪式】

钦努阿·阿契贝说:“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要经过一连串过渡的仪式。”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仪式。大到隆重节日,小到穿衣吃饭,或许都会有一些独特的仪式。我认为:现存的仪式未必都是合理的,我们应辩证对待仪式,对于有意义的仪式应当保留,而冗杂多余的仪式则应当除去。

对于仪式,人们众说纷纭,看法不一。而评定仪式的去留在于其是否具有存在的意义与合理性。

有些仪式庄重、肃穆,这其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独特的含义或纪念意义。俄罗斯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而举办阅兵仪式;每年感恩节,美国总统都会举行特赦仪式,赦免一只火鸡,让它逃离上餐桌的厄运;犹太人在用餐前都会进行简短的祷告仪式,感谢上帝让他们有了吃这一顿饭的幸运;诗人谷川俊太郎甚至认为早晨的洗脸刷牙也是一种美好的仪式,而写下了“早晨,我把洗脸也喜欢过了,可爱的小鸟们”的诗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越来越紧张,仪式是否应该除去呢?

尽管时代变迁,一些仪式仍然有必要存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镇,每年7月都会上演“穿越”回葛底斯堡战役的纪念活动,每当战争的号角吹响前,都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这时,所有的人都停下脚步,手放胸口,神色庄重地唱着国歌,以缅怀历史,表达他们的爱国之情。每年12月13日,我国都会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铭记那段沉重的历史。仪式只是一个象征,真正重要的是其中所蕴涵的意义与价值。真正有意义的仪式不容轻易改变,它或许是民族精神的外化,更承载了人们的诉求。

然而,为了仪式而仪式,使仪式变得繁冗,将会使仪式成为桎梏、累赘。正如茶道大师千利休创制的怀石料理,最初只是“一汁三菜”,追求的是“清敬和寂”、“极简的纯粹”,可是时日迁延,仪式化日益严重,怀石料理也越发庞杂,竟演变成有着十四道程序的流水大菜。过度追求仪式感,使怀石料理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不复清简自然。这样刻意的仪式化,成为了时代演变中的逆流,使怀石料理成为盲目追求宏大的仪式的牺牲品。

对于仪式,我们应当辩证认识,取缔无意义、过度繁冗的仪式。保留真正有意义的仪式,莫让米兰·昆德拉所说的“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成为现实。

【篇七:破则不当,过犹不及】

面对生活中种种仪式,有人视为陈规陋习,弃之如敝屣;有人尊为圣贤之礼,尚之若至德。然我以为此二者皆不可取,须知面对仪式,破则不当,过犹不及。

仪式的传承本身自然蕴含了古人的经验智慧,而现代科学也为仪式存在的意义作过解答。宾夕法尼亚大学对“吃”这项基本活动做过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人内心感受都取决于“怎么吃”,而不是“吃什么”。当吃这项基本活动被赋予意义并附加仪式,人们的行为将引导内心更专注于食物本身,体察到更细微的滋味。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看似多余累赘的仪式却恰恰使人得以回归活动的本质,使人得以体察事物的内核。

更何况,当下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也日益呼唤仪式来唤醒人们内心的敬畏。千年以前的先贤们早已认识到礼乐之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而今天我们更难以想象一个仪式缺席的世界。当鼠标漫不经心的敲击可以传达对先人的追思,当毕业成人沦为扔书合影的狂欢,我们不得不警醒和反思仪式感、敬畏感的缺席对现代生活的侵噬。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安迪沃霍尔与几位摄影名将都有过殊途同归的宣言,“我追求的一切都是形式。只有形式,别无其他。”与其将之归为狂傲不羁,不如说是他们参透了艺术的形式对其表达内容的决定性。仪式,同样的,往往决定了人们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情感。

我们也因此能够理解,为什么主张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千利休要定下沐浴更衣等一众繁琐的仪式。这正是因为他懂得仪式之将人与日常琐事的分隔,从而使人更好地直面内心,凝思昭达。

然而过犹不及,我们不应囿于仪式本身。正如龙应台认为的所谓“现代不在于其呈现的外貌,而在于各阶层通过交流思辨达成共识的过程”,仪式的意义也并不在其外化的形式,而在于我们通过仪式所传递的对天地万物、自然本心的尊重。

过犹不及,也意味着仪式决不可流于形式。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诚哉斯言。

面对种种仪式,我们当交出内心诚挚的敬畏,不破之,亦不过之。

【篇八:仪式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对一般人而言,仪式是每年清明庄重的焚香祭拜,是国庆节肃穆的升旗仪式,是毕业典礼时回味悠长的一句祝愿。仪式,因它的举行次数少,参与人数多,富有纪念意义而为人铭记,而在我看来,平凡的生活里也可以每天有仪式,这样的仪式,让生活更美好。

林清玄曾说:”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是菩提心的种子。”有一颗把平凡生活过出仪式感的柔软心,往往是“感知自我之清明”的泉源。德富芦花在茶花飘香的傍晚,听着栗树在风中摇摆的声音,唱一支古老的西行的歌谣,是对晚秋举行的一次送别仪式。村上春树在小酒馆里点一份炸的酥脆的牡蛎,用筷子把壳轻轻剥开,再配上一点点烧酒,是对惬意生活的一场赞美仪式。上海姑娘蔡雅妮推出《一人·食》系列纪录片,片中一人独自享有的精致食物是对孤独之下的自由的一场表彰仪式。仪式,不一定要办得华丽花哨,别具的情趣与慧眼是它的必要条件,它应该是一种情怀,一种生存方式。

平凡生活中的仪式,柯一师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于丹说:“文化不应是囚于象牙塔之中的玩赏,它更应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活方式。”从藏地僧侣转动的经筒,到蒙古人每年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从西伯利亚人举办的驯鹿大赛,到古印度人每天用恒河水净身的习俗,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从星野道夫坚持不懈拍摄极光,到服装设计师马可举办“无用回家”的作品发布仪式;从寿司师傅小野二郎五十余年来天天亲手打造艺术品般的寿司,到张大千在每一张作品上庄严地刻下专属的印章,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职业的热爱与对使命的坚守。本是平淡的事物,在日复一日的重复雕琢下,竟也产生了神圣的色泽,这或许就是仪式的神奇力量,它让心境更明澈,让生活更美好。

真正的仪式,应是出于一种虔诚,莫让它沦为形式!某一中学的罗校长逼迫学生下跪祭拜孔子,这样的仪式除了让学生反感,还有别的作用吗?形式主义上的仪式,非但不能让生活更美好,还会成为滋生虚伪功利的温床。

时代在改变,跟上时代步伐的仪式正丰富着人们生活的意义。让一个简单的仪式带我们远离日日奔忙的劳累,沉潜心灵,看到更美的五湖山月。

【篇九:不能忘却的虔诚】

从正月初五欢天喜地地接灶王爷回家,到八月十五合家团圆赏月食饼,再到布达拉宫殿前的一阶一跪一叩首,支撑着种种仪式流传至今的,皆是那亘古不变又不能忘却的虔诚。

清明时节,阴雨绵绵,在祖先的墓前摆上各式祭品。举办的是祭拜仪式,追思的是先人的美好品德,牢记的是不忘本源的那一份虔诚。基督教堂抑或自家宅院,两位新人许下终身的誓言。举行的是婚礼仪式,标志的是一对佳偶的终成眷属,铭记的是患难与共的那份虔诚。孩童长大,成年之际,给少年们戴上一颗兽牙或围在篝火边载歌载舞。举办的是成人仪式,昭告的是一个孩子的蜕变,不忘的是勇于担起责任的那一份虔诚。仪式的本身或许简单,或许复杂,可以单调,可以多样。但这一个个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始终不愿抛弃的仪式背后,寄托着人们的期待,人们的幻想,人们的憧憬,人们的志向,人们的信仰。这些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虔诚。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替,种种仪式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曾经四处找“半仙”看风水、买墓地的下葬仪式,如今简化成了公墓里的一小盒骨灰。曾经考取功名,衣锦还乡,骑马巡游的仪式,如今全然浓缩在一张四四方方的录取通知书上。曾经请“法师”,卜吉凶的出行前的仪式,如今被亲朋好友的几句祝福和一个拥抱取代。时代变了,生活快了,仪式的形式也悄悄地改变着。然而,那个小盒中所代表的,依然是对已逝之人的不舍;那张录取通知书上所承载的,依然是对辛勤学子的鼓励与表彰;那些言语间,那个拥抱中所包含的,依然是对远行之人的牵挂与祝福。仪式的形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仪式所蕴含的那份美好与虔诚却亘古不变。

有了仪式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们不必再担心海外的游子淡忘自己的故土,不必再哀叹抛弃妻子的惨剧,不必再感叹一个人心向善的“大同”社会是怎样的遥遥无期。

仪式,那是一个温润纯净的愿望,那是一份不能忘却的虔诚。

【篇十:必要之仪式】

在这个庄重不如世俗有魅力的时代,现代化的风沙在传统礼仪的古老大地上肆虐,撕扯着礼仪文化的风华。有人叫嚣不合时宜的仪式应被废除,而我以为在人们被时代洪流裹挟向前趔趄时,恰需庄重的仪式来平衡我们渐失喘息的生活。

“仪式与行为实质互为表里,缺一不可”萧伯纳道。在经历了高喊口号的过度形式化仪式化的文革十年,失去理性的大众转而投向另一个极端——彻底的否定仪式,他们高呼“仪式之皮毫无用处”。但其实“里”恰需“表”来体现,无“皮”的内在是难以存活的。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网络拜年、上网扫墓等“新潮”的过节方式。这些行为看似是对仪式的所谓“累赘之处”的简化,实则是内心对这些仪式背后的精神实质的忽略的体现。互相恭贺后再呈上饱含心意的红包的传统百年习俗如今被简化为微信上动动手指便能随手发出的数字金额,虽增加了“抢红包”时的趣味性,却减少了人们在虔诚执行仪式时相互交流所带来的人间温情。当需精心备制的祭祀用品被替换为一张张所谓的“扫墓贡品”图片,人们对祖先、圣贤的尊敬也都成了毫无份量的数码图像。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仪式之表,更是失去了内涵之实。

仪式不是肤浅的怀旧情绪,而是生存之必要,当人们的现代化成就像氢气球一样飞向深不可测的高空时,仪式就是那仅存的维系着气球与大地之间的绳带,一端是现代化生活的天空,一端是传统文化的土壤。在粽叶飘香的端午时节饮雄黄、挂菖蒲、赛龙舟,在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嗅桂香、放飞灯、品月饼……农业社会的节日被四季轮回所牵引,其中的仪式亦带有家族与血缘的印记,它温暖人心、维系情感,在愈益充满冷漠与隔阂的现代社会亮如启星。它让人们仍能站立在坚实的大地上,仍能感受到春花秋月的韵味,仍能体察到“昼眠听风,夜坐听雨”的美妙。若无仪式,人们大概是无法拥有静心行使仪式时内心回响起的古老音调了吧,只能匆匆前行,连回头的余地都没有了。

祭祀、婚事等诸多重大的仪式如日历般让生活有了刻度、有了值得回味的生命严肃之瞬间,而日常生活中种种细小的仪式也点缀了普通而不平淡的生活。欧美宗教信徒餐前必在心中默默感谢主的隆恩,日本人民在吃饭前也会双手合十地喊道“我开动啦!”。这不是无聊的迷信,亦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承载着对生活感激之情的衷心祈愿。反观失去对食物与劳作、对生活的敬意的无仪式、无所畏之人,如为了面子而点了衣着吃不完的饭菜官场饭局请客者,又如为了利益而推平整个墓山的地产开发商,实是可笑悲哀。

省去无意义的形式,保留有价值的仪式,是对传统也是对生活的尊重与保卫。

【篇十一:不可缺席的仪式】

清明节,家人按着习俗祭拜先祖,婚礼上,新郎等着牧师念完祷告才能抱美人归,毕业典礼中,毕业生听着讲话回忆校园生活。生活中仪式几乎无处不在。我认为,仪式是必要的,不可缺席的。

仪式不可轻易抹去,在仪式中,我们宣泄内心的情绪。在博士毕业典礼中有一个传统仪式,那便是将博士帽抛上天空。这一抛,代表着博士们学业的完结,且释放出他们内心中的喜悦。在08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奥运会冠军。在冠军颁奖仪式上,刘翔身披五星红旗跃上冠军领奖台。在如此神圣的仪式中,刘翔跃出了他心中的激动,跃出整个中国的腾飞。在仪式中,刘翔和毕业的博士都将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释放,显示出他们的喜悦。

仪式不可轻易除去,它诠释了我们对自然,对先祖的尊重敬畏。端午节人们从古就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屈原的仪式。在赛龙舟的阵阵喊声和粽子香甜中,我们尊重屈原,敬畏他为国捐躯,他“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白。在游牧民族中,天葬仪式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游牧民族以天葬这种仪式将自身与自然紧紧相连,表达了他们对腾格尔的敬意。

仪式一旦被轻易除去,人们可能失去精神支柱,导致内心世界的崩塌。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快世界里,基督教徒的祈祷仿佛是最无用之事。但祈祷这仪式给他们带来内心世界的平和,带来对世间万物的感激,是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除去他们的祈祷仪式,就仿佛禁止中国人吃饭不用筷子一般不可理喻。

然而,凡事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糟糕的仪式,我们自然要除去。中国一小学生在埃及游玩时在一文物上留下“xxx到此一游”。他“举行”了他每到一地留迹的仪式,而这种仪式却毁了一件珍贵文物。在社会中,某些毫无意义有过于繁杂的仪式理应除去,它消耗着人们的时间,降低了社会的效率。

在时代潮流中,仪式不可轻易除去。在不可缺席的仪式中,我们能找到幸福、安康,甚至生活的意义所在。

【篇十二:仪式,不止于流程】

受制于快节奏生活,人们渐渐把仪式看作流水线上滑动的商品,一步接一步,周而复始,无聊枯燥然而仪式之富有内涵应不止于表面流程,而在于仪式本来的意义。

仪式是人们表达美好祈愿的方式。一白脸一黑脸,一卖肉人一补鞋汉,再得须鬓飘扬的红脸壮汉,捧一坛酒,于桃花之芳园,叙结义之乐事,焚香斟酒,一个小小的结拜仪式,成就了以后生死不离的刘关张。中因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使死亡也捎上了一点美好的意味。我想,这就是仪式的魅力所在。仪式所带给人的不只是形式上的束缚,更是心灵上的契约。

仪式的举行,往往给人一种庄严感,责任感。三尺讲台上,老先生那一声“上课”“起立”洪亮如钟。这看起来似微不足道的课前仪式,实际上是在表达对教育对知识的崇高敬意。

抑或是家祠里的无言对拜,都是对婚姻,对身旁的人一次庄严的承诺。尽管流程不一,所发展的内涵与情感是一致的。有人说:“每个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带给亲人的是无尽的喜悦。而每个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带给亲人的却是无尽的悲痛。”这份喜悦,这种悲痛需要一个庄重的仪式来承载。就如刘亮程所说:“我们都活得太累,以至于忘了对一朵花微笑,这一片新叶欣喜若狂。”仪式并没有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是跟不上人们的物欲赛跑。当“双11购物节”比中秋节更让人们欣喜时,我们是该谴责中秋家庭团圆仪式太繁琐,还是反省一下自己的迷失呢?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春天播种,秋天收成者是仪式。传统文化是星火,仪式是火把,而我们都不是点火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小心翼翼地从上一代手中接过明亮的火把,维护它,珍惜它,跑过一段从摇篮到坟墓的路途,然后把它稳稳地交给下一代。

不要再为仪式的繁文节而抱怨,仪式不止于流程,仪式其中的内涵才是仪式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