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

韩逸茜 2018-04-30

周四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校组织了大家期盼已久的春游。

一路上,大家兴奋不已,哼着小调,欣赏着车窗外的美景,不一会儿,汽车把我们带到了有着七千年文化的河姆渡遗址。

一下车,抬头就看见江泽民爷爷题写的八个大字: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立体镀金大字流畅舒展,苍劲有力。走进博物馆真让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往里走,便看见一堵高大的墙,那是河姆渡遗址地层示意墙。根据时间的先后分成了四个文化层,每一层都嵌着那个时期先人们创造的形态各异的器皿。再往里走,便看见几位劳动人民。有的扛着锄头,似乎刚刚干完农活,疲惫地准备回家吃饭;有的弯着腰,正在聚精会神地种水稻;还有的拉着弓箭,全神贯注地在打猎。我们还看见了水稻的化石,听导游说刚出土的水稻还是金色的呢!现在因为碳化了,才变成了黑色。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人已经在那时种植水稻了,真让人不可思议啊!他们也为江南的“鱼米之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走出博物馆,沿着小路,我们看见了一排排大大小小的茅草屋,还有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咦,他们的房子怎么与我们的不一样呢?原来,他们的房子叫“干栏式建筑”。当时的河姆渡是沼泽地带,地面潮湿,又为了防止野兽侵袭,所以先民们先是在地上打桩,在上面架设地梁,铺上木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体现了先民们高超的建筑技术。茅草屋内外布置着各类生活和生产场景。妇女们纺纱织布,男人们忙着盖新房子,老人们在门口用石锅煮饭,孩子们嘻嘻哈哈围着石桌摆放石碗,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临近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次春游太有意义了,让我了解了历史悠久的河姆渡文化。我也为河姆渡人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