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作文1000字

学霸 2016-12-26

【篇一:不忘南京大屠杀】

中山门下,低首策马,两军交战事堪悲,心伤欲碎难回首。

我曾不止一次听过它的残酷,我曾不止一次听到有人为此痛哭,我曾不止一次听到它的凶猛,但我今天终于看到了,因为我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亲眼看到了那历史为我讲述的残酷。

刚刚走进我便看到一个令人不得不惋惜的数字,三十万,三十万遇难同胞在此丧生,这是日本人的杰作,心中不免抽搐了一下,这令我突然想到我曾今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小乞丐和一个日本小孩因为玩皮球成为了好朋友,日本人授意让日本小孩带中国小乞丐进入731大院,以食物诱骗等手段让中国小乞丐接受“身体检查”,上了手术台麻醉之后,日本人娴熟的将小乞丐开膛破腹,把心脏肝脏等器官取出放入早已准备好的生理盐水中,那离开身体的心脏捧在日本人沾满鲜血的手上时还在跳动,“手术”完毕后,日本小孩将中国乞丐的残肢断臂拿去焚化。

日本人仅仅为了取乐用手术摘除受害者的胃和小肠,把食道和大肠直接连接,让受害者不断地吃东西也只能活活饿死,仅仅为了取乐把马的血液注入人的身体内感到浑身抽搐,几个硬汉也按不住,来到这里使我想到了那一幕幕残忍的画面,突然我走到了一座雕塑面前起初觉得很有个性可是听到讲解后我内心再一次触动了,这座雕塑叫《古城的灾难》这座雕塑是由残断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手臂长明火及象征累累白骨的鹅卵石构成,寓意为站在历史的桥梁上,回首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南京大屠杀。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有一块空地上面摆满了布鞋,那一双双布鞋何尝不是一个个被残害的同胞呢,在纪念馆中有许许多多的雕像,有的只有一颗头颅,有的只有一只断臂,有的妇女面目狰狞宛如呼唤着他的孩子,这一幕幕历史留下的记忆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也不经意中如催泪弹使我落下眼泪。

如果要说日本人的罪行我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冻伤实验”、“活体解剖”、“低温试验”、“高压试验”万人坑,一桩桩罪行进入我的脑海,我突然觉得这次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我触动了许多,了解了许多,这次不单单只是听说过,这次我是我看到它的残酷,我看到有人为它痛哭,我看到他的凶猛……

【篇二:勿忘国耻,纪念南京大屠杀】

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市,对无辜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长达六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让我们翻开历史,定格在那不堪回首的那一页吧!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陷落。南京城空前的劫难降临了。12月15日,日军将2000多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押至汉中门外,把他们捆绑后用机枪射杀,再用木柴、汽油焚烧。当晚,又将1300人按每100人为一组射杀,并且在鱼雷营屠杀9000余人,后又在下关宝塔桥一带屠杀了3万多人。仅仅一天,日军就杀害了四万多人。12月16日,日军在中山码头前屠杀了5000余人,后将尸体推入江中。12月17日,日军又将3000余人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庵将避难的400多人集体枪杀。12月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集体屠杀57400人;在下关南通路北边的麦地里枪杀300余人;在大方巷难民区枪杀4000余人,单是投入江中的尸体就有3万5千多具。12月20日,日军在燕子矶江边,集体屠杀5万余人,在鱼雷营屠杀3万余人,在凤台乡、花神庙屠杀7000余人……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

就连当时驻南京的法西斯德国代表在向其政府的报告中写道:“他们(日军)是兽类的集团,屠杀、劫掠、纵火……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个半月内,被集体屠杀的中国人达19万以上,被零散屠杀的中国人超过15万,总计30万人以上。焚毁全城三分之一的街道和建筑物,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世纪大惨案!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从未对他们的侵略行径进行过认真的反思,肆意美化那场给全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衰退,日本一些不安分的右翼势力甚至企盼“重显战前雄风”来摆脱经济困境。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课本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屠杀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造成的。

事实上,松井石根在日军进入南京前就命令其部队“发扬日本武威,慑服中国。”妄图以恐怖的手段,使中国民众畏惧、屈服,以实现其灭亡中国的罪恶目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审判包括松井石根在内的日本甲级战犯28人。松井石根和谷寿夫先后被判处死刑,这是侵略者应得的下场,他们的罪行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日本文部省妄图为这样的大屠杀翻案,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定决不容许!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周年祭日,南京的上空就要响起警世后人,勿忘国耻的警报声。我们在这里集会,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是为了揭露和批判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否定侵略,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图谋。同学们,让我们不忘国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振奋民族精神,刻苦学习,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篇三:纪念南京大屠杀演讲稿作文】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75周年,是中国人永生难忘的日子,一段耻辱与伤痛,一片哀伤与铭刻,小编整理了关于纪念南京大屠杀演讲稿1000字,希望大家记住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的日子,关于纪念南京大屠杀演讲稿1000字,我们一起悼念那些逝去的同胞与亡灵!

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攻进南京城、制造惨绝人寰南的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耻辱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为了让人们永远铭记这段令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历史,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投资3亿多元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终于打破了沉默,开启了记忆之门,向公众免费开放。

70年前的这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并发生了2万多起强奸、轮奸暴行。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否认历史,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谎言”。他们从未直面真实的历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未到到南京实地考察,也无视中外学者考证确凿的历史铁证,而是仅凭个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实,掩盖真相(据新华社)。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开放,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然而,据称今天的日本教科书,很少有把日本的这段真实历史教给他们的下一代。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令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70年过去了,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日本帝国主义会为自己的侵略与野蛮和没有人性的做法付出代价的,展望未来、铭记过去,关于纪念南京大屠杀演讲稿1000字,与同学们共享,愿天堂的亡灵们永久的安息!

【篇四: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2月15日下午班会时间,我们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国家公祭活动。这也是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它在中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也对引导人们认识那段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场参加的有青少年学生、武警官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等,我虽然没在现场,但我感同身受。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有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我的脑海里跳跃着奔腾的浪花:恐惧、仇恨、屈辱、愤怒,有多少血和泪,有多少恨与痛。处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战争的伤痛正在慢慢的平复,但时间的流逝并不意味着遗忘战争。对于那30万手无寸铁的冤魂,我们实在不应该指责什么,也没有任何资格指责他们的不反抗。我们应该感谢无数先烈抗击了侵略者,争取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正意气风发的走在复兴中华民族的道路上。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的是“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有地位”。我们不应延续仇恨,却必须要坚守和平,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的捍卫者。

作为职校生的我们同样如此,职专的学生不是差生,不是二等人,我们一样有美好的人生、前途。但是这些是建立在我们能学好文化知识、掌握好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篇五: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下午我们去了一个让人心情很沉重的地方,就是南京大屠杀博物馆。

远远的看去,博物馆既严肃又气派,外面被一圈雕塑包围着。当汽车驶过时,看到一个黑色的雕塑,有十多米高,是一个母亲,双手托着一个在炮火中被炸死的孩子,母亲仰望着天空,满脸的痛苦、绝望。每一个雕塑后面一定有一个很伤心的故事………

走进大门,展现在面前的是黑色的墙壁,上面写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1937、12、13—1938、1,在6个星期的时间里,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万以上中国同胞惨遭杀害。里面光线非常的暗,耳边不时地响起炮火声,枪声,低沉而震撼人心。从进口排着队进去,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灵堂。灵堂四周的墙壁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从脚下一直到房顶,每隔10秒耳边就会有大钟敲击的声音响起,一张张遇难者的照片就会映入眼帘。我抚摸着遇难者的名字往里走,前面挤满了人,大家都很有次序的一边紧挨着往外挪,一边认真地看着眼前宝贵的文物和资料。

这里有近600多张图片,753件文物和资料。一张张照片触目惊心,毛骨悚然:马路上,池塘里到处是被日军杀害的尸体,有女人,有三四岁的小孩,有老人;有的人头颅被日军像玩具一样叠在墙角,有的人闭着眼睛张着嘴,嘴角挂着血迹;尸体有得被浇上汽油焚烧,有的像垃圾一样堆在一起;我还看到日本人用来杀人的刑具,是一个能装进一个人的用一条条铁条做的笼子,铁皮上满是锋利的钢钉,他们把人放在里面,然后滚笼子,钉子就会不停地从这块肉扎进去,拔出来,再从那块肉扎进去,拔出来,直到人死掉为止。

前面是一个万人坑。我亲眼看到了尸骨,尸骨堆在一起很恐怖!以前,这里就是他们玩杀人比赛的地方:比谁先杀掉100个人,比谁砍得人头多……

眼前突然亮了起来,前面是资料室。所有遇难者的资料都被放进一个个文件夹里。每个人都可以随手取下来看。文件里写某人是怎么死的,很多人都是用李某、徐某这样称呼的,放文件的柜子有三层楼那么高。

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出口处。就是一个呈三角形的水池,周围墙壁上都是照片,每隔12秒钟就会有一滴水落入水面,预示着南京城里一个人的生命消失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日本人杀害了。这一滴水声不是落在水里,而是落在我们参观者每个人的心里。它告诉我们:要放下仇恨,但不能忘记历史!

从博物馆出来,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活着,我要好好地活着,活着真得很幸福!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篇六: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为悼念遇难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这座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来到一个大空地的地方,有一个母亲唤子的雕像,这个雕像就像是一个母亲正在呼唤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却迟迟未现,这个情景真动人心弦。过了大空地,便看见一小块地喷着十股小喷泉,这个便是“祭灵泉”。过了“祭灵泉”,就来到了“万人坑”遗址,这个“万人坑”遗址就是日本侵略者杀害南京同胞的铁证,上面赫然用中、日、英三种文字镌刻着“遇难者300000”。中文和英文,这容易理解;日文,用在这里,更容易理解。这是一座用日本侵略者屠刀建起来的建筑。对具有正义感的日本人来说,这是一根日本民族的耻辱柱。

我没有哭的欲望,因为我没有看到血腥。这里是战场,这里又不是战场;来这的人很多都很虔诚,大家心无杂念地在悲凉的歌声红拜祭着漂浮在头顶上的冤魂,一切都那么清晰。

这里面的人的遗骨,有的残缺不齐,有的已经被子弹射得乱七八糟,有的还很完整,有的遗骨已经消失无踪了。同时望着飘着小雨的天空,苍天仿佛也在为死去的同胞落泪。

馆内很大,但却没什么建筑,大片的空坪占据它的中心。坪中散落着鹅卵石,散落着沙粒。在这看不到生机勃勃的空坪中,偶尔又能遇到挺拔的小草,在悲颤的音乐中亭亭玉立。小草啊,你是真的不了解你脚下的土地吗?

“滴……嗒……滴……嗒……”,不知是什么声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一点声响,像水滴的声音。随着这声音的发源的方向,我渐渐地看见了三个大字“十二秒”,我很好奇,便走了进去。里面比较黑暗,墙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总是一闪一闪的,还散发着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释后才明白——墙上那小小的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被杀者的照片,而每隔12秒,一个照片就将在墙上消失—落下,并发出像水滴落下的声音,这样就代表这个人从人时间结束了宝贵的生命。我看完后,给我的震撼非常大,这是太残忍了!它们仿佛像一道闪电从我的心头划过,把我的心划痛,并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出门,发现在门口的雕塑柱上,停着一群白色的鸽子。鸽子象征着和平,但这只是代表了善良的中国人的心思,当人家不想和平的时候,只有战争才能找到和平之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记住这一段惨痛的历史,齐心协力,振兴中华,是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强大!

建党九十周年了,祖国在一天天繁荣昌盛,但是,我们还是与别的国家有差距。我们要更加好好学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蓝天!

走出纪念馆,空气格外新鲜,天特蓝,一切就像被雨冲刷过,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篇七:《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惨画面,是中国人永远都无法磨灭掉的记忆。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qiāng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伟大的一幕让我不禁想起张自忠将军牺牲前的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之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qiāng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死,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大量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

拉贝被迫回国,安全区终于不保。唐先生,这个为了保护自己一家出卖了安全区内的中国军人的胆小的男人,终于升华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小妹和女儿的死,让他从对日军的幻想中醒过来。他将跟随拉贝离开的机会让给别人,送妻子离开后,即被押送刑场。或者不好吗?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残忍,坚强的死亡更有力度。他趴在日本军官耳边,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太太又怀孕啦。”孕育的是千万不去的铁骨,是中国的希望,你杀的掉吗?

姜老师,这个一直以来为挽救中国人而与日军勇敢周旋的柔弱女子,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每个女人只可以带回一个男人,而她蒙住头,冒死带回了一个有一个。也许她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但多救一个,中国就多一份希望。最终,她被日军发现了,被带走的那一刻,她用英语对角川说:“杀死我。”角川开qiāng了,她以这最美丽最不屈的方式,震撼了日军,证明着中国的尊严。

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会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大量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形象,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知道陆川想用角川来完成对侵略者的人性还原,证明他们的痛苦和悔过。但南京大屠杀中的三十万冤魂,整个抗战中死去的三千五百万英雄,不是一句悔过,一颗子弹就可以弥补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错误可以被原谅,有些则永远不能。正如南京这倒深深的伤疤,会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影片以近乎残忍的镜头语言,再现了那段滴血的历史,让每一个看过的人记住南京,记住前辈留下的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篇八:不忘南京大屠杀】

中山门下,低首策马,两军交战事堪悲,心伤欲碎难回首。

在那样一个历史的国度,记载了无数残忍的画面,又给多少人心中带来挥之不去的阴霾,又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对于南京,我对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听说,却从未见过、触摸过,不过我特意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只为让历史带我回到那曾经战火硝烟四起的地方。

走进博物馆我便看到一个格外醒目的数字,三十万,三十万!这三十万象征着一条条生命惨死在这里,这是日本人的“伟大”杰作,心中不免抽搐了一下,这令我突然想到我曾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小乞丐和一个日本小孩因为玩皮球成为了好朋友,但小乞丐从未想到一切都是陷阱,一天日本人授意让日本小孩带中国小乞丐进入731大院,以食物诱骗等手段让中国小乞丐接受“身体检查”,上了手术台麻醉之后,日本人娴熟的将小乞丐开膛破腹,把心脏肝脏等器官取出放入早已准备好的生理盐水中,那离开身体的心脏捧在日本人沾满鲜血的手上时还在跳动,是那样的血腥,是那样的残忍,“手术”完毕后,日本小孩将中国乞丐的残肢断臂拿去焚化。

在地上边哭边爬的婴儿,妇女绝望的目光,横尸遍野的尸体,一幕幕残忍的画面如同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灵动着,日本人仅仅为了取乐用手术摘除受害者的胃和小肠,把食道和大肠直接连接,让受害者不断地吃东西也只能活活饿死,仅仅为了取乐把马的血液注入人的身体内感到浑身抽搐,几个硬汉也按不住,这些受害者在日本人看来宛如马戏团的小丑,完全至他们的生命于不屑,想到这些我很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我又很悲哀三十万同胞经历了这场灾难,突然我走到了一座雕塑面前,起初觉得很有个性仿佛拥有着生命,是那样的璀璨夺目,可是听到讲解后我内心再一次触动了,这座雕塑叫《古城的灾难》这座雕塑是由残断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手臂长明火及象征累累白骨的鹅卵石构成,彻彻底底的诠释了南京大屠杀的凶残,寓意为站在历史的桥梁上,回首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南京大屠杀。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有一块空地上面摆满了布鞋,这让我起了兴趣,但是转念一想那一双双布鞋何尝不是一个个被残害的同胞呢,想到这不禁呆住了陷入了沉思,在纪念馆中有许许多多的雕像,这些雕像并不普通,有的只有一颗头颅,有的只有一只断臂,有的妇女面目狰狞宛如呼唤着他的孩子,这一幕幕历史留下的记忆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也不经意中如催泪弹使我落下眼泪,我突然幻想着,如果有一个日本人来到这里他是否会相信这曾是他的前辈犯下的错呢?

如果要说日本人的罪行我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冻伤实验”、“活体解剖”、“低温试验”、“高压试验”万人坑,一桩桩罪行进入我的脑海,日本人不承认这一切是在为日本帝国招魂,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里的一切一切,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明镜,记住这些血的教训,同学们记住这是中国人的耻辱,奋发图强,为祖国的日益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