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寻找】
宇宙苍穹,苍茫中寻找自然,万物寂寥,生机中寻找希望;时光静默,悄然中寻找沉思……各物尽显百态,我独爱那高山流水,天地之间寻找伯乐。
一个人的心灵最初是如白纸般透净的,时间一长,有的渐渐画满了各色绚烂,有的成了废纸也无法化蝶飞翔,最大的区别除了取决于本身,还有一份拥有或未拥有的肯定。
人,是需要用尽一生去寻找伯乐的。“先伯乐而后千里马”或“先千里马后伯乐。”都无法说准,有一定的机会与运气在里面,人生才显得如此妙趣横生。在寻找什么千里马与伯乐的过程中,不也正是完善了自己人格吗?而耐心地寻找伯乐并不是唯一该做的,更需要做的是怀惴着一颗不断向上拼搏的心奔跑在路上。你突然撞到什么东西摔倒,抬头一看,你的伯乐正在对你拍手叫好,于是你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迎接更好的你。
寻找信心,寻找对自己的不满足,寻找来自外界的肯定,大抵是每个人都会需要的。高考失利的学子,也在寻找那份来自于亲人的理解与包容;见到老人摔倒而不扶的淡漠心灵,也在寻找来自社会的感化与反思;一双双热切渴望帮助的眼神在寻找愿意伸出援手的人;一篇篇作文表露的感情也在寻找能从字里行间看出笨拙,体味内心的那一份指导与耐心。
有些种子也许不能发芽不能开花,也许金子在泥沙的掩埋下终无价值,也许每个人都寻找着伯乐也愿意让自已成为千里马。种子不能发芽开花是在寻找长得出参天大树的土壤;金子在泥沙下无法发光也只是在寻找时光给予它的沉淀,有潜能的人暂且成不了千里马也只是在寻找那个给他肯定以及自信的伯乐……
伯乐也许回家吃了,而千里马正蓄势待发,筞马奔腾。
【篇二:寻找秋天】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树林里。在微风的吹动下,树林里好像在下一场树叶雨!树叶落下来,堆积成一层厚厚的地毯走上去咯吱咯吱地响,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站在树林里。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庄稼地里。麦子成熟了,笑弯了腰,在微风的吹动下麦田成了一片金色的地毯。还有那黄色稻田的海洋,远远望去翻滚着金色的海浪,这是秋收的信号。农民伯伯拿着锄头脸上的红晕显出他们的喜悦,吆喝声,山歌声,锄头挥动声,田地里的一切构成了一幅秋收的图画,朴素但又不失优美。坐在黄草堆上,望着天上那一片片变化无穷的白云,享受着吹来的一阵阵凉爽的秋风,我也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喜悦。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果园里。苹果像妹妹红红的脸蛋微笑着,桔子像一盏盏红灯笼扭动着,香蕉像一个个弯弯的月亮船,黄橙橙的梨在树枝上左右的摇摆着。一阵风吹来,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儿飘来,原来是从葡萄园传来的芳香。饱满的葡萄一串串挂在藤上,仿佛一颗颗大珍珠被穿在了一起,漂亮极了!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草原上,一望无垠的黄色草原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白色的羊群,好像给无边的金色绣上白色的大花,山的线条非常美丽就像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黄的,小丘也是黄的。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渐渐变冷的天气里,秋风送爽,小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
秋天还在温暖的阳光里。秋天的阳光像水晶般透明清澈,水亮水亮地在天上流淌。
最朴素的秋描写出最美丽最有色彩的图画,最平凡的秋透出最感人,最耐人寻味的意境。看似平淡无奇的秋,却透着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慢慢地感染着我们,把美透进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我们追逐着秋天的梦,捕捉着秋天的火花;我们心甘情愿并心满意足地被这秋天慢慢融化。
【篇三:寻找自我作文】
有时我们只一味的追求眼前的事物,去羡慕别人、追逐梦想,但其实我们不妨可以停下脚步,好好的、仔细的去想想自己。
在我还是小学生时,我曾经很迷惘自己的兴趣究竟为何。看到别人弹钢琴,我就跟着弹,看到别人跑马拉松,我就跟着跑、看到别人画油彩画,我就跟着画。我一直都在追逐别人的背影,做着他们正在做的事,但我并不快乐。从那些事情中我并没有得到令我手舞足蹈的快乐,只得到令我郁郁寡欢的忧愁。直到那次,学校要我们练习写作文,虽然一开始根本就一点灵感也没有,但那过往的记忆彷若一颗颗珠子,即使它们看似平凡,但只要用一条绳子将它们串在一起,便会成为一条价值非凡的项链寻找。我文思泉涌、振笔疾书,将我的回忆,以及感情当成做料,化做文字出现在稿纸上。那时才赫然发现我的兴趣是写做,因为在忙碌的生活中,静下来写做时,不但可以抒发自己累积已久的情感,也可以藉此好好想想自己。
“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因为没有一个人完全清楚自己的个性。”对于自己的个性,我一向以来都不太清楚。内向还是外向?活泼还是文静?随和还是易怒?我的脑中被这些问题塞满了,于是我泡了一杯热可可倚在窗边,想一个人静一静。我看着那映在玻璃上的影像,那是我。想想自己,一直以来总是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个性来面对他人。我总是不断的在伪装自己,不让别人看到那真实的自我。我轻啜了一小口的热可可,再看着镜中的自己,就在那熟悉与陌生交错之中,发现那深藏在内心的自我,似乎也并不遥远。虽然内心的疑惑尚未解开,我仍对着自己会心一笑。因为即使仍有疑惑,我可以往后再来几趟内心之旅,好好的想想自己。
现在的社会总是太过匆忙,令人感到疲累不堪。这时不妨写篇做文或倚在窗边发呆,来趟心灵之旅,好好的“想想自己”,寻找真实的自我。
【篇四:寻找智慧】
蚂蚁在爬来爬去,寻找着食物;小河哗哗地流着,寻找生命的源泉;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寻找另一片天空。我们总是在生活中,不断寻找着,追求着,那是理想,那是希望。
当我在弄丢某件物品时,我会寻找丢失的原因;当我在解题时,我会寻找正确的答案;当我在购物时,我会寻找自己最满意的。但是这些寻找并不都会给我以满意的结果,只要做了,就应无怨无悔,我不可能乞求世上有买后悔药。
神话中的人物在寻找。唐僧寻找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沉香寻找神斧,劈开华山救母亲。虽然他们的寻找,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人们记性深刻的却是他们寻找的过程。
每一次寻找切忌盲目。每个人的东西丢失了之后,家人,朋友都会帮你寻找,你也可能贴“寻物启事”。也许更多的时候,会是你和朋友们帮别人寻找。大家一齐寻找,一起在寻找中找出人间的真谛。
蓝天四垂,橘红色的太阳像个甜蜜的漩涡,柔柔的清风,轻缓地在我身旁翩翩起舞。在这和平而宁静的小路旁,我聆听着树的低语,草儿的私语。我寻找到了,心灵的烦躁已拂去,有种回归大自然的喜悦笼罩着全身。
每个人都在寻找,在不同的时刻寻找着不同的事物。青年人,在寻找长大的足迹,在寻找学习进步的身影;中年人,在寻找幸福的家庭,在寻找着事业的成功;老年人,在寻找得来不易的乐趣,在寻找余生的安逸。
或许,从原始时代就开始寻找。寻找最初的生存条件到现在外星人生命;从寻找八大行星发展到太阳系之外,科学家的欲望总是不能被轻易满足,他们寻找着。
用数学角度来讲现代人类站在了数轴的原点上,向前探索未知事,向后研究考察,古代文明灭亡的原因。
现在的寻找,不再简单。不像牛顿发现一颗苹果掉在地上有万有引力。这些寻找都要用集体的力量,思维,智慧寻找。
【篇五:寻找幸福】
有一个年轻人想得到幸福,但又不知该怎么办。于是他就去问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慈祥地说:“你出去走一走,找到一个说自己很幸福的人的衣服穿上,你就会得到幸福。”
年轻人带上一些钱便出发了。他首先来到了一个富翁的家里,因为他认为富翁很富有,亨尽荣华富贵,每天吃山珍海味,应该会很幸福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富翁说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老是担心自己的钱财会被盗去。年轻人听后,明白到:有钱并不一定很幸福。
年轻人继续上路,来到一户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家,问那位年纪最大的老人:“你是否觉得你很幸福呢?”老人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我们这家中,大儿子和小儿子老是争家产,媳妇们又吵架,一家人都是吵吵闹闹的,永无宁日,我能开心、幸福吗?”年轻人明白到:一家人必须和和气气的,才能算是个幸福之家。
年轻人还没找到幸福,又继续进行他的旅程了。年轻人来到一个农场上,只见一个中年人正在锄地,汗水直流,年轻人走上前去,问道:“你觉得幸福吗?”中年人答道:“我现在没空,你帮我锄地,完成了之后我再告诉你。”年轻人只好跟着中年人一起锄地,不到一会儿,年轻人就汗流如雨了。终于,工作完成了,中年人领着年轻人来到一棵树下,给了他一碗水,年轻人一口气把水喝完了,实在太清凉了。中年人问他:“你现在感觉如何?”“我觉得舒服极了。”中年人说:“你现在帮了我,心里当然觉得舒服。”接着,中年人又说:“帮助人可以使人感到幸福,秋天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感到幸福,我觉得很幸福。”
年轻人听后,明白到:幸福并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幸福是帮助别人后、收获劳动成果时和家人和睦的感觉。后来,年轻人并没有拿走中年人的衣服,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幸福。
【篇六:寻找阳光】
温暖的阳光可以驱走黑暗和寒冷,可以点燃梦想和激情,给人美好的希望,所有人都渴望阳光,她也不例外。
她叫清儿,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从小与妈妈相依为命,她最早认识阳光是从妈妈的口中,妈妈告诉她,阳光是世界上最温暖最神圣的东西,全世界都可以抛弃你,只有阳光不会。
懵懂的清儿总是觉得自己脑子里的那个“阳光”是那么的不完美,总想亲眼看看那个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可惜她是个盲人,这使她很伤感……
虽然清儿年纪小,但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深知妈妈一个人维持这个家有多么不容易。妈妈在市场做销售,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市场,到很晚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清儿虽然看不到妈妈消瘦的脸庞,可是她心里明白,妈妈已不再年轻。
夜已经很深了,还没有听见妈妈那熟悉的脚步声,清儿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晚上她总是枕着妈妈的那句话沉沉的睡去……全世界都可以抛弃你,只有阳光不会……今夜清儿似乎想什么想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清儿就早早的起床,独自摸索着来到阳台,把可爱的小脑瓜伸向窗外,像是等待着什么,静静地……
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回来了,一眼便发现了清儿,妈妈问她:“宝贝,你在干什么,小心摔了。”看得出妈妈对女儿的疼爱,清儿满脸的失落。“妈妈,我在等阳光,妈妈,它怎么不肯出来,妈妈,我找不到……”
妈妈笑了笑,说:“傻孩子,阳光此时正暖暖的照着你呢,就像妈妈此时看着你一样,你不一定要看到我们,懂吗?”清儿没有做声,独自摸索着回到了房间,静静地思考着,并随手打开了那台心爱的收音机,伴随着优雅的音乐,一个温柔的声音传入了耳朵:“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其实,母亲就是我们心中的阳光,我们在赞美阳光的时候却忘记了感恩母亲……”
此时,门开了,清儿想一定是妈妈,没错,妈妈轻柔的叫了声清儿,清儿摸索着上前,轻轻地搂住了妈妈的腰……
【篇七:寻找】
寻寻觅觅,无处可寻,无处去找,站在原地发愣……
站在校门口,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出校门,另一个是进校门,不管哪条路都有更多不同的路在等着我。而我,却总是选择那条走烂了的,再熟悉不过的道路。上学是这条路,回家依旧是那条路,而我早已麻木。
我几乎不会去选择其它的路去走。可是,总有那么几个地方让我迷茫。
学校旁边那条林间小路,那儿格外美丽且幽静,我时常想从那儿过——想知道那儿的风景,那儿真正的美丽。
可惜,我不愿意,不愿意去走,只怕那前路坎坷弄脏了鞋子,或是前路艰险不愿为此浪费多余的时间。我站在路口前,只是在往里看,却不敢往前走。
那儿偶尔会有人经过,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总会引我发愣——那儿……好吗?我不知道,只因我从未踏入那片领域。我极力去想象,为那个神秘的地带添上风采——如童话里那个鸟语花香的森林小道,如苏州园林那样的庄严小路。
只可惜,我从未涉及。
即使我找到了,找到这独一无二的,让我痴迷的道路,我却不敢踏出。就好比那未来的路,通向何方?前路迷茫又会有谁不知道?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迷茫,太多的犹豫,阻止了我的脚步。我想寻找别的路口,却发现我被这眼前的道路迷住,移开不了视线。只能站在那,幻想着,寻找着……
回家的路,很多,你能寻找到吗?你能放下一切去走吗?至少我知道,我不能。
寻找着,可是找到了又怎么样?那儿我却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只能茫然地站在那,那个入口的前面。
【篇八:寻找平衡】
也许,老人是孤寂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海边,重复着单调的生活,即使偶有风浪,也是孤身奋战。但我觉得,他并不孤寂,至少不觉孤寂,因为他有一颗耐得住孤寂的心。这是一个多么矛盾的形象,一方面过着单调的日子,一方面却与大鱼相搏;一方面心如枯井波澜不惊;另一方面却充满了挑战的坚韧。这是一个似乎并不存在的人物,而他却出现在海明威的笔下。所以,我甚至觉得《老人与海》的重心并不是老人,而是老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所处的精神境界。也许在作者看来,这是一个喧嚣不可调和的世界,充满了狂躁、不安和欺骗,而老人,却在一片宁静的天地中找到了自己平衡的支点。
有人厌倦了尘世的生活,但绝对的隐居是不可能的,至少人的心境也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老人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他的愿望:孤独地生活,孤独地奋斗。他把理想和现实的支点放在了最合适的位置,找到了两者最平衡也是最契合的地方。
其实,我们也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正是由于我们没有找到两者之间最平衡的支点。一味地憎恨现实的黑暗或一味沉溺于理想的梦幻都是不可取的。你的态度就像一竿横杆,一头挑起对世界的清醒,一头担起对理想的梦幻。也许你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心中也因失衡而起怒气,但只要定下支点,使之平衡,一切便游刃有余。
是谁说过:和谐便是美。人生的美也同样在于和谐,一个平衡的支点不仅能使人找到最佳的位置,找到最平和的心态,找到最合适的生活方式,也能擎起一片无边的蓝天。
我相信,人生之美在于和谐、平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或许伟大,或许平凡;或许辉煌,或许黯淡。但是,只要适合,只要能使人生的杠杆平衡,便是最好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