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共存

邵秋月 2016-10-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承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中国文化储存在经典里,靠汉字的点横竖撇捺,保鲜了五千年,但是汉子融入了阿拉伯数字这个独具亮色的文化元素,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擦出了耀眼的火花。因为阿拉伯数字代替数字文字使人们学习数学更加简便,也使一些超前的数学见解超越了西方千百年。阿拉伯数字与文字共生共存,才有了中华民族现有的数学成就。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是本民族的,也是全世界的。

中华文化融入了东西南北五十六个民族个性鲜明的文化色彩,风俗文化,才使中华文化灼灼生姿、文采斐然、璀璨升华、共生共存、交融多赢,于是满清同化,元蒙汉化,四夷咸服,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这都源于我们“固本”而开放的格局。

宋明理学是以儒学思想为基础,以“天理”为核心,融合佛道思想的新儒学体系。佛道亦儒学文化共生共存,交织出新的文化篇章,成新儒学思想发展的新顶峰。

“文化共存才是人类的出路,世界应该和而不同。”这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说的。在多种文化共存中追求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谐共同。不同文化共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世界文化繁荣的客观要求。

文化共存是动态的。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方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共存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外来文化,坚持“和而不同”原则,既可看成一种文化入侵而警示,也可看成一种机遇而把握。文化是民族的根基,面对全盘西化现象,我们要把握自己的文化根基,坚持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广阔的自然原因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形成,进而促进早期国家的产生。《诗经》《尚书》开启诗文先河,百家争鸣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时期……我们在文化共存的激荡中,在文化共存的共鸣中、抑扬顿挫中感知遥远与雄浑、冲淡与旷达,婉约与沉郁……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在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文化共存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日月同光。文化共存是世界文化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下一篇:面对争议作文 上一篇:中华魂